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七年级《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1931年4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七年级《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三个生字,掌握五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响晴、温晴、安适、贮蓄、澄清”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味济南的冬之美。3.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4.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体会作者对平凡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教学重点】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体会并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第1页
f一提到冬季,大家会马上想到怎样的画面呢?大家也许马上会想到一幅白雪皑皑,冰清玉洁的图画;也许会想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佳句。是的!严寒几乎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影响着人们对冬天的感觉。下面,让我们随着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笔,到济南城去走一遭,看一看它的冬天是怎样的。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老舍先生在1924年赴英国学,1930年回国,本想作职业作家,但专职写作难以维持生活,为了取得可靠的收入,经好友们的劝告,1930夏天到济南的齐鲁大学任教。这篇文章大约写于19301931年间,也就是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
三、展示重点字词济南(jǐ)伦敦(dū
)镶(xiā
g)水藻(zǎo)贮蓄(zhù)发髻(jì)澄清(ché
g)看护(kā
)着落(zhuó)着急(zháo)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与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及朗读的处理相比较,作好点评的准备。2、学生点评教师的朗读。
第2页
f3、学生听读朗读录音。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①用温和、亲切、喜爱的语气语调朗读。②感受济南冬天的特点,注意文中抓住了济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来描写它冬天的特点的。明确:主要抓住济南冬天的山、水、阳光、雪来写的。5、学生选读课文任一自然段并说出选读这一自然段的理由。五、问题解决(一)学生代表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思考问题,多媒体显示要求:1、在文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的词语吗2、济南不仅是个“宝地”更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