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两个声母。(2)、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学习。4、学习声母r
f(1)、出示图画(一个太阳)。r这个声母的名字和它(太阳、日)的名字很相近。猜一猜它念什么?(引导学生知道太阳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日”)读成轻声。(2)、出示幼芽,观察一下它的形状,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发言。(师适时指导)三、小游戏:找朋友zhhchrs
看看谁能找出你新交的朋友2、新朋友选合适的房子,应该买几层的房子?(观察占格,加深印象)四、拼一拼,读一读竹zhúzhú书shūshū五、1、看看谁最棒出示:zzhzizhizhi只2、cchcichichi吃shi十sshsishiri日车chēchē入rùrù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f3、
学生自由发言
六、总结:zhichishiri也是整体认读音节。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有收获,你就是最棒的。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登、鹳、雀、依”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一)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觉得怎样?教师简介鹳雀楼: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那么,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呢?2.(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二、借助拼音自读古诗。1.自由读,画出生字和不明白的地方。2.出示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3.指名读古诗,正音。三、理解诗句意思。1.自由读古诗,读后想想:(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f2.小组讨论、交流上述问题。3.质疑、解疑,重点理解:目:看。欲:想要。穷:尽。4.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什么道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四、指导朗读、背诵。1.听课文录音,体会诗的节奏和重音。2.指名读,集体评议。3.同桌互背。4.情境体验:把自己装扮成诗人,看图吟诵古诗。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