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已经存在张力,故存在系统误差T0。由公式f2L√
TiT0
f×2L2
×ρ
N
ρ
可得:
f做出该曲线,用直线拟合,如下表3和图2所示。
图1
120
先振动频率f(Hz)
100
y16579x04525
80
L50cm
60
y1346x046
L60cm
拟合线L1
40
拟合线L2
20
0
0
10
20
30
40
50
60
弦张力T(N)
图3
3500
3000
y06013x13288
实际T值
2500
2000
L50cm
1500
线性L50cm
1000
500
000
0
20
40
60
砝码配重
由图3拟合的直线可知,y06013x13288,即b06013,a13288。所以可知T0
13288N。
4、选做:确定弦振动频率f与弦线密度ρ之间的关系,表格自拟。
(略)
五、安装与操作说明(略)
六、思考题
1、为了尽快激发和测定弦振动,激励线圈和探测线圈应如何放置?
答:激励线圈和探测线圈应尽量靠近弦线的中点处放置,因此处为波腹,振动位移最大,最
易于激发震动和探测振动。但是也不能太靠近中间,以免弦线振动时碰到激励线圈和探测线
圈。
f2、如何尽快找出一定条件下弦振动的基频f0?总结一下你在实验中采用的方法。
答:将示波器的显示调整到CH2,即显示弦振动的波形,用手轻轻抬起弦,然后松手,弦振
动时观察示波器显示的频率,待稳定后即为弦振动的基频f0的大致数值。然后在f0前后一
定的范围内开始逐渐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寻找f0的准确数值。
3、根据张力杠杆的实际结构,当1kg砝码放在杠杆中点处,试分析弦中的张力为多大?
解:张力杠杆的实际结构如图所示:
由图易得,T×20cmMg×60cm,所以当1kg砝码位于杠杆中点处的时候,T294N。
七、实验收获
1、预习和听讲的重要性
实验前充分的预习,对实验的原理进行正确的理解,所需计算的参数公式也提前推导出,
不占用实验的时间推导公式,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课堂上听讲时注意好易出差错的地方,
可以避免走弯路。
2、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
此次实验是数据处理较多的一次,通过这次实验进一步熟悉了使用软件处理数据的过程
和技能。
最后,感谢助教的悉心指教,耐心认真地解答我们的每一个问题,帮助我们
顺利地完成了今天的实验!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