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蜻蜓》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2、引导学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3、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力和创造力。4、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抒情优美的音乐情绪;用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想象,对学生进行保护益虫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体验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歌曲思想。。
教学过程
引导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二拍子的基础上,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运用谜语激发兴趣用谜语引出“小蜻蜓”:二、激情导入感受音高细细身体长又长,身后背着四面旗,斗大眼睛照前方,专除害虫有助益。2简介小蜻蜓激发学生兴趣,了解有关小蜻蜓的知识,初步渗透保护益虫教育。3身体语言感受音高当音乐弹出“3526利用身体语言,形象地体现出音的高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解15”的时候,决音高的学习。
跟随《口哨与小狗》和《拉勾勾》剪辑而成的音乐律一、组织教学调节情绪动进教室。
学生身体模仿蜻蜓往低处飞;当学生听到“5321612”的时候,
身体模仿蜻蜓往高处飞。1观看媒体:哪只蜻蜓飞舞的动作最适合这段音乐?三、(课件中有两只小蜻蜓,一只随着音乐节拍飞舞,另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
f巧用媒体感受节拍
一只则胡乱飞舞。)2通过大屏幕随三拍子音乐模仿小蜻蜓飞舞、捉虫。(反复)3启发学生用奥尔夫声势为歌曲旋律伴奏,并根据学生的动作分组进行合作。鼓励学生创作不同的身体节奏。
像一体,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三拍子地强弱规律,巧妙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充满感情的朗读是四、声情并茂渲染气氛小蜻蜓小蜻蜓,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是个捕蚊的小英雄。1、跟教师朗读歌词。2、你认为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朗读?3、你觉得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朗读?加深学生对歌曲意境了解的一种艺术,通过让学生自己探索正确的朗读速度和感情,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含义,加深对歌曲的理解。1、初听歌曲(出示图谱),教师范唱。五、图谱游戏情境表演2、听录音范唱,看课件演示,小蜻蜓飞过草丛,每一乐句结尾落在花上。(花的位置按结尾音高排列)同听唱法教学,学生轻轻跟唱歌曲,并徒手在空中飞舞感知乐句。师扮演小蜻蜓,做出捕蚊的动作,生扮演草丛,全体演唱歌曲。请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分别扮演蜻蜓、草丛,全体表演唱。改变传统的歌曲教学模式,让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