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对其中重要的生命故事片段进行重新诠释,通过重新诠释使服务对象对自身的生命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认识,并且从中能够发现生命的意义。工作员还通过“问题外化”的技巧,将服务对象与问题分开,把被贴上标签的服务对象还原。问题外化之后,服务对象的内在本质会被重新发现和认可,她就会重新树立起自信和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工作员还运用倾听、探索宣泄描述的技巧,通过角色扮演为服务对象提供负面情绪的宣泄机会,与她一起探讨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合理宣泄内心情绪的技巧。在叙事过程中,服务对象将讲述重点放在那些对自己有不利影响的生命事件上,比如母亲的去世、父亲的抛弃和爱的缺失等方面,根据这些故事片段得出自己生活很悲惨的负面感受。随着工作员的逐步引导,她开始能够回忆并讲述起生命中那些快乐的桥段,慢慢的她认为自己生命中原来也有很多快乐的回忆,从而改变了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解读和诠释。
(四)第四阶段: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法修正服务对象的非理性认识,运用SWOT分析法使服务对象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及其所处的环境,提高服务对象的自我认同,使其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介入技巧和方法:工作员首先认真倾听服务对象的情绪表达,努力从她的表达中查找情绪产生的原因,然后分析其中哪些属于非理性情绪。接着工作员协助
5
f服务对象找出引发他情绪困扰的非理性信念,通过采用“对峙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忠告”、“示范”等方法引导服务对象发现、认识、放弃和改变自身的非理性信念。工作员还向服务对象发放SWOT分析表,引导她全面、客观的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对自身当前生活处境中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描述,以帮助她对自我进行重新诠释,改变其对自我的认知偏差和消极标签。在个案会谈中,服务对象总是强调父母的离世是因为不喜欢自己,自己是一个被父母抛弃的人。她认为母亲自杀是为了抛弃她,父亲去世也是因为要抛弃她。工作员运用了对质辩论的方法,纠正其非理性认知,使她能够认识到父母的离世并不是因为她的存在而发生,也不会由于她的不存在而发生改变,父母对她的爱一直存在,母亲自杀主要是因为家庭矛盾,父亲的去世则是身患疾病的原因。
(五)扩大服务对象的社会交往范围,协助其建构比较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努力分析和挖据网络中有助于服务对象问题解决的资源。
介入技巧和方法:通过旅游情感支持小组活动,使服务对象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协助其认识新朋友,丰富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