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员部件,它表示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员和部件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变异性。如果
操作员部件项的p值大于025,方差分析将在无交互作用项的情况下重新运行。
(4)误差或重复性,它表示在测量过程中不是由部件、操作员或者操作员与部件交互作用
产生的变异性。
f您希望看到每一种变异源对应的p值是否低于所选的显著性水平。这说明该变异源是导致产生测量变异性的主要原因。对于部件数据而言,当显著性水平a005时,通过操作员p值P0033可以知道导致厚度平均值产生显著差异的原因在于三位不同的测量操作员。此处,由于P0000小于025,因此包括操作员部件项。在量具RR中将考虑操作员和部件之间的交互作用。量具RR研究(交叉):方差分析法:包含交互作用的双因子方差分析表
来源
自由度SS
MS
F
P
部件
920587102287453971780000
操作员
20048000024000416720033
部件操作员
180103670005759445880000
重复性
300038750001292
合计
59224913
删除交互作用项选定的Alpha025
211数据说明
选择了十个表示过程变异预期极差的部件。由三名操作员按照随机顺序测量每个部件的厚
度,每个部件测量两次。
212方差分析法与均值R法的比较
由于利用控制图进行计算比较简单,因而首先产生了均值R法。但是,在某些方面方差分
析法更为准确:
(1)利用方差分析法可以研究操作员和部件之间会产生哪些交互作用,而均值R法却不
同。
(2)利用方差分析法所用的方差分量对变异性进行的估计比使用均值R法的极差进行估计
更准确。
213自由度计算
通常,DF用于测量计算每个SS时可用的“独立”信息数量。
(1)合计
1,其中
观测值总数
(2)DF部件a1,其中a部件数目
(3)DF操作员b1,其中b操作员人数
(4)DF操作员部件a1b1
(5)DF重复性
ab
注
DF合计DF部件DF操作员DF操作员部件DF重复性
214F统计量计算
F统计量用于确定不同水平的因子是否会导致响应变量的值发生变化。
(1)F部件MS部件MS操作员部件
(2)F操作员MS操作员MS操作员部件
(3)F操作员部件MS操作员部件MS重复性
其中,MS表示每个因子的均方MS。
F统计量越大,该因子在响应或测量变量的变异性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22变异性
量具RR输出结果显示按以下变异源分析总变异性的情况:
合计量具RR,它可分为
重复性,这是指同一操作员多次测量同一部件时产生的测量变异性。
再现性(可进一步分为操作员和操作员部件分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