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民生服务业标准化调查分析
作者:韩先一来源:《品牌与标准化》2016年第02期
【摘要】本文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提出了民生服务业的范围,在这个范围的基础上,对辽宁省民生服务业标准化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了民生服务业标准化意识不强以及基础理论研究的缺乏等问题,提出了以加强理论研究和试点建设为主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生服务业标准化服务标准
【DOI编码】103969jiss
16744977201602001
1民生服务业的范围
根据国家统计局采用的数据分析中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通常,服务业即指第三产业。
本文的民生服务业指除包含第三产业中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就业服务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等外,还包含第二产业中水、电和煤气供应业。
2辽宁省民生服务业标准化现状及问题
辽宁省民生服务业标准化工作从基础理论研究和地方标准制修订着手开展,到2015年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需求以及服务业近几年迅猛发展的趋势相比,辽宁省的民生服务业标准化工作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服务标准化意识仍需要强化
服务标准化在国家的多种方式推动下,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服务业领域广阔,服务作为产品的异质性,其标准化的社会认知度不高,这种情况在辽宁比较明显。调研中发现,民生服务业企业标准的覆盖率不高,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采标率也不高。对一些需要制定地方标准的领域,企业和行业协会比较被动。
22基础理论研究需要深入
对于民生服务业,在国家层面仅仅提出了民生的大体框架,没有从理论层面进行基础分析。因服务本身的无形性、不可逆性、不可储存性及异质性等特性决定了服务领域的标准化需借助于服务提供的相关条件提出标准化的要求。民生服务业由于更贴近人民生活,服务质量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体现与顾客的要求密切相关,而顾客的要求受到的影响条件非常复杂,比如个体的不同,同一顾客不同心态的情况等,因此较难以定量规范,标准化理论较难以形成。
23民生服务业标准结构需要改善
民生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面临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新的任务,使得原有的民生服务业体系结构发生改变,标准化工作不能快速跟踪其变化,造成现有的标准结构不合理,见表1民生服务业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