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解决方案这往是不能达到用户要求。投标报价也会相差较大,给评标带来很大困难。Ⅱ:这个阶段要做的是相关标准的制订阶段(详细过程见后续章节),是一个相对规范的过程。这个阶段的关键要点是:在编制前面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明确急需制定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标准,包括数据管理的总体标准、数据标准、交换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等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和
北京赛迪世纪信息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第6页共9页
f基础。这句话可以是所完成的标准化内容应达到验收目标。判断本项目工程标准质量好坏的唯一准则是该标准是否能够正确地指导项目建设和运营维护,达到项目的建设目标。因此要把数据能否正确地进行共享与交换,业务处理是否正常,管理标准是否能够确实指导、约束承建单位的行为,运营维护标准的实用性等方面作为质量标准,结合使用标准的参建单位和专家评审意见,最终确认工程标准的质量是否达到合同要求。标准是否能够正确地指导项目建设和运营维护,可以通过测试或者试点的方式进行,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Ⅲ: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工作成果基础上,根据标准规范中规定的总体框架和技术架构,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从技术层面上为整合各个部门的数据资源提供保证。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可以在标准建设进行到一定阶段(例如草案基本完成)的时候即可启动,而不一定要等到标准经过评审甚至验证后再进行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安排。Ⅳ:本是将需求变为实际系统的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数据整合的关键点之一。在这里,共享数据库(操作型数据)和数据仓库建模和设计是重点,数据仓库的建模和设计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经验。数据仓库内部的模型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又采用不同的数据模型进行存储。大体来说,数据仓库基本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数据登台区,二是星型模型区,在这两个区域用不同的数据模型进行存
北京赛迪世纪信息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第7页共9页
f储。一般数据登台区基本采用和数据源相同的结构,也就是传统的范式数据结构,而在星型模型区一般都是采用由维表和事实表构建的星型结构。将数据从原始的数据源之中抽取、转换和加载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的。ETL的设计开发就是用于对数据进行清洗,数据源有可能来至于各种业务系统,也可能是系统之外的数据,这些数据以各种形式存储,ETL的功能就是要将这些不同的数据源进行清洗流程整合到一个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