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可见,《英语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设置上,重点突出“语言运用”的理念,并以学生“能做某事”为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实践任务型教学。
2、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组织形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班级人数较多,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填鸭式教学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抄、背,他们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机会。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英语两极分化过早地在小学阶段出现。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英语,必须努力改变这种现状,运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途径,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真正有效、高效,为学生终生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用语言去做事,能亲身体会到语言的魅力,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和积极性;在任务化的活动中学生与学习伙伴合作去完成某项任务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培养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还能体会用语言做事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对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概念的界定
1、“任务型”教学taskbasedapproach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语言教学关注英语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力图创立一个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意义的磋商与交流,通过做事来使用英语。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