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案设计
设计课题:《5.4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姓名:袁秀丽学校:大庆市第十九中学邮编:163711联系电话:139电子邮箱:yxj6208873163com
f5.4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面向中学生2学科:数学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圆规、直尺、白纸、剪刀、三角板5.教师准备:利用百度网搜索相关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节课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第五章第四节第一课时。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教材分析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能力目标目标重难点点情感态度1.理解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内容.2.初步运用“边边边”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全过程,体验用操作,分类,归纳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1.通过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类,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教学背景
知识目标
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及运用“边边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交流,归纳。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一)温故知新:1什么是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具有怎样的性质?(二)引导活动,揭示知识产生过程:明确探究方向,培养学生勇于发现,敢于表达的探究意识.通过学生实践,得出正确的结论: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对应相等不能保证所画的三角形全等.设计意图
活动一:让学生通过画图或者举例说明,只量一个数据,即
f一条边或一个角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活动二:让学生就测量两个数据展开讨论。先让学生分析有几种情况:即边边、边角、角角。再由各小组自行探索。同样可以让学生举反例说明,也可以通过画图说明。
让学生动手,在合作中学习,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分类的思想.
活动三:在两个条件不能判定的基础上,只能再添加一个条件。先让学生讨论分几种情况,教师在启发学生有序思考,避免漏解。
让学生明确满足条件中的三个有哪几种情形,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活动四:剪纸游戏:画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分别为4cm、5c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