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于政府的鼓励与法律政策的扶持,电动汽车数量相对较多,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EVl、日本丰田公司的RAV4EV等已经在美国进入了家庭,在其大多数城市内均已建立了多个简易充电桩,包括非接触式充电桩与接线式充电桩。在我国,充电桩的研究随着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的开展也已经开始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总的来讲,国内在充电桩的研究的已经展开,但目前仍然局限于多台充电机的简单组合,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快速充电与正常充电的充电模式、充电参数的设置方面仍处于经验设置、摸索阶段,在充电过程中电池的温度、绝缘、过充的报警和保护这些应用方面的研究则有待深入。国内所开发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有些虽已投入运行,但其综合性能指标并不太理想,进一步开发高效、高可靠性、高适应性和高通用性的智能充电桩系统仍有大量研究工作需要深入开展。
f23课题的设计目的
1巩固、加深和扩大电力电子应用的知识面,提高综合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针对课题需要,选择和查阅有关手册、图表及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提高组成系统、编程、调试的动手能力。3通过对课题设计方案的分析、选择、比较、熟悉电力电子的开发、研制的过程,软硬件设计的方法、内容及步骤。
f3基本理论
31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的基本条件
标识系统交流充电桩整体形象满足国家电网公司标识系统的一般要求。有明显的发光指示,确保夜间使用易于查找和辨别。并配备户外遮雨设施。结构要求交流充电桩壳体应坚固;结构上须防止手轻易触及露电部分。设计外观标识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要求标准。电源要求:50电源要求采用单相220V;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220V±10;频率:Hz±1Hz。IP防护等级交流充电桩应遵守IP32(在室内)或IP54(在室外),室外环境应用时应设置必要的遮雨设施。三防防潮湿,防霉变,防盐雾保护:交流充电桩内印刷线路板、接插件等电路应进行防潮湿、防霉变、防盐雾处理,保证充电机能在室外潮湿、含盐雾的环境下正常运行。防锈防氧化保护:交流充电桩铁质外壳和暴露在外的铁质支架、零件应采取双层防锈措施,非铁质的金属外壳也应具有防氧化保护膜或进行防氧化处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MTBF应不小于30000h。
32硬件设计理论
1、充电机以隔离型桥式DC/DC变换器为主体结构。2、控制系统由驱动板和单片机CPU控制系统组成。3、人机接口由按键和六位数码管组成。4、充电机内部装有输入/输出电能计量装置。5、最大输出功率50KW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