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三大作用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创新社会管理,是新时期的一项重大课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在今年的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要发挥好三个作用。一、切实加强任免监督,使人大任命的干部发挥好带头作用。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遵守政治原则,发挥职能作用,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选举任免的统一,真正把权力赋予党和人民信任的、能为人民干实事、谋利益的人,使人大任命的干部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起带头作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一要进一步改进任免办法,真正做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要深化拟任人员任命前的考察,深入细致地考察被任命人员的工作、生活、作风等情况;要严格任前法律考试,让拟任人员知法懂法;要实行任前询问制,规范任免工作程序。二要进一步扩大推荐权,让更多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推荐,充分尊重民意,真正把民意认同度高的人选出来。三要进一步强化干部任后监督,坚持对“一府两院”及其工作部门和有关国家机关(包括本县区域内中央、省、市所属的国家机关)的工作评议,结合平时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坚持既对事又对人,把对人的监督融入到工作监督之中,促进被任命人员依法履职、恪尽职守、忠实为民,保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履行职责。二、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使人大代表发挥好模范作用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人大工作的开展依靠代表、人大工作水平看代表、人大工作的潜力在代表,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代表人民,最了解人民群众想什么、急什么、怨什么。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和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组织人大代表深入了解民情,真实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不断拓宽民主渠道,为代表有效参与和深入了解民情设立多种途径,保障代表知情权,有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