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章节将水资源利用方案的制定列为控制项的首条要求,所有参与绿色建筑评价的项目都必须提供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
(2)给排水系统设置合理绿色建筑首先是合格的建筑,合理的给排水系统设计是绿色建筑节水设计的前提。标准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等现行标准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合并为一条控制项条文,即“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
(3)采用节水器具用水器具采用节水器具是绿色建筑节水设计的主要措施之一,是“节流”的最佳体
f现。随着我国器具节水理念的普及、节水卫生器具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实施,器具节水已然成为绿色建筑节水的必选技术。
3、节水系统“节水系统”一节主要由涉及到建筑给水系统节水设计、节水运行相关要求的条文组成。
(1)平均日用水量评价平均日用水量评价条文仅适用于项目的运行阶段评价,设计阶段不参评。建筑投入运行一年以后,根据年总生活用水量、年用水天数、实际使用人数可以计算得到实际运行人均平均日用水量,该用水量可以体现建筑采用的各项节水技术的综合实施效果,将这一指标与《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中规定的平均日生活用水节水用水定额范围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分档得分,指标越低,项目综合节水效果越好,得分越高。该条文能够更加直观的体现绿色建筑的实际节水效果。
(2)控制管网漏损该条文从管材、附件的选用到管道的埋设、安装,再到按水平衡测试要求设置水表、运行期间检漏记录等,围绕着管网防漏损这一核心目的列举了项目在设计、运行各阶段可以采取的一系列相关措施。条文内部对这些措施根据实施难度和实施后效果的不同分别赋予不同分值,采取的措施越多,防漏损效果越好,得分也越高。
f(3)减压限流本节将防超压出流单独设为一条,通过用水点供水压力这一量化指标体现减压限流措施的实施效果,对用水点供水压力提出分级要求,供水压力越接近器具最佳工况压力,得分越高。
(4)分项计量分项计量不仅可以实现统计各种用途的用水量和分析渗漏水量的目的,也可以根据用水计量情况,实行用者付费或管理单元节水绩效考核,促进行为节水,并为项目运行后的节水效果分析、节水措施持续改进创造了条件。该条文既包含了按使用用途设置分项计量的要求,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