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建设科技》2015年第4期重点推荐文章
20150311曾捷吕石磊等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曾捷吕石磊李建琳杜晓亮
0、背景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重点关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是绿色建筑的关键目标之一。根据当前国内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和近年来绿色建筑工程的经验,我国于2014年颁布了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以下简称标准),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章节从“节流”和“开源”两方面对绿色建筑节水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
1、评价方法及条文设置框架标准条文分为控制项与评分项两类,评价采用得分制。除控制项外,其他条文均为评分项被赋予不同分值。“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章节评分项条文又分为节水系统、节水器具与设备、非传统水源利用三类(见表1)。
f表1新标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章节条文设置框架及分值设定
所有评分项条文都根据评价内容设有递进式或叠加式的得分规定,条文的评价内容被分解为多项节水措施或节水指标,各项措施和指标均被赋予不同分值。由于标准按总得分判定绿色建筑星级,参评项目在“优势”领域相关条文尽量多得分,可以弥补在“劣势”领域相关条文少得分或不得分所造成的分值损失。递进式或叠加式的得分设定使条文的权衡性和弹性空间更大,适应性更强,参评项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目标和技术策略,选择各条文的得分档位。标准通过条文间的分值差异体现不同节水技术在实施难度、实施效果等方面的差异性;通过单一条文内部的分值细化设定,体现节水措施选择、节水指标或效果实现的差异性。采用上述条文设置框架后,绿色建筑设计和策划时,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可以根据建筑类型、地域、综合效益、申报目标等因素采用不同的策略,可供选择的节水技术路线更加丰富,方案更加灵活,可以更好的平衡技术实施、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f2、控制项控制项是绿色建筑的前提要求和必备条件,项目必须先满足所有控制项要求,然后才能按照评分项的要求进行评价。标准控制项的评价结果只有达标和不达标两种情况,且实行“一票否决”,即只要有一条控制项条文不达标,项目就无法进行后续评价。“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章节设有3条控制项条文。
(1)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水资源利用方案是所有绿色建筑节水设计的基础与依据,目的是合理规划建筑可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