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银川一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4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观点的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商鞅2.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3.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由人治转向法治B.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C.建立君主立宪制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4.自北宋出现纸币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被日益普遍使用,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B.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C.白银成为一种主要的流通货币D.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5.九品中正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他上承两汉时的察举制度,下启隋唐时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下列有关九品中正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士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并享有政治、经济特权B.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C.在这种选官制度下,真正有才学、但出身卑微的人不可能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D.隋文帝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方法取代了九品中正制6.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据此判断这一农具应是A.犁具B.灌溉工具C.播种工具D.除草工具7.稷下学宫(大约创建于齐桓公时期,至齐王建时衰弱)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著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是我国最早的由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也是我国最早的多学科的社会科学院。关于稷下学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稷下学宫具有政府的咨询参议机构的性质B.当时云集稷下的主要学者有孟子、荀子等C.文学游说之士在此相互切磋驳难,形成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