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等。在当今社会,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而使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迅速崛起的事例也数不胜数,如瑞士小城达沃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生态环境总体上呈恶化趋势,良好的生态会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国际竞争力,也是未来发展的生命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谁拥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谁就拥有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以对人民、对历史、对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快林业改革发展,保护好青山绿水,做到青山常在、绿水常流、资源永续利用。全省上下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正确把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加快生态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解决制约我省林业改革发展的思想观念问题、工作方
f法问题、发展思路问题,大力培育、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湿地资源,实现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努力推进全省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在农业资源利用上,要从以耕地资源开发为主向耕地和林地资源开发利用并重转变。一直以来,我们对农业资源利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耕地上,对林地,总体上重视不够、投入不够、开发不够。解决“三农”问题,既要立足于耕地,在提高单产、调整结构、增加收入上下功夫,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确保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又要立足于林地资源,立足于整个国土资源,念好“山”字经,打好“山”字牌,向山地要生态文明成果,经济发展成果,社会效益成果,改善生产、生活质量成果。二是在林业发展观念上,要从以强调生态效益为主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转变。这些年的退耕还林实践告诉我们,一些地方之所以退不下来,或者退下来又出现反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农民是最讲实际的,特别是像贵州这样的贫困的地方,单纯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没有成为老百姓的自觉行动。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兴林”的同时,把“富民”结合起来,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使“青山变金山、活树变活钱、资源变资本”,让农民从中得到实惠,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造林育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为林业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源泉,使森林资源
f得到更好的保护,实现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三是在林业管理上,要从以严格保护、加强管制为主向放活经营、增强服务转变。加强林业管理,不光是守山、禁伐。其实,光是守、光是禁,是保护不了森林资源的。在林业发展中,一定要正确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