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诊断“左房肥大”
4、右房肥大呼吸内科天天见,很有价值。COPD继发肺心病时基本都会有P波高尖的表现。任何肢导P波只要025mv即为“肺型P波”(下图),胸导要求更低,但实际工作都是看肢导。有COPD、慢支等病史即可诊断“右房肥大”,系诊断肺心病的一个重要参考。曾有实习医生问我,按理COPD并肺心病不是先右室大再右房大吗?为什么ECG常常见右房大而不见右室大?此问极佳。我认为可能是:其实右室已经大了,但由于右室大在ECG表现欠敏感而右房大较敏感,但是否实际上右房大前肯定已经有右室大了?此认为未经影像学证实。
三、临床意义一般不太大但能显示心电图诊断水平的心电图(一)房室传导阻滞
只要见PR期间200ms即可明确有房室传导阻滞。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任一导联每个PR间期200ms且PR间期恒定即可诊断。2、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漏一个QRS波,最好拉长导联才看得清楚。一度和二度I型没什么临床意义,或许当用抗心律失常药洋地黄后新出现,可认为是致心律失常作用洋地黄中毒吧,或者看有无电解质紊乱吧。但诊断出来比较爽。
f(二)电轴左右偏只需记“口对口,向左走”,“尖对尖,向右偏”即可。除了有助于诊断其他心电图,本身没什么临床意义。(三)室内传导阻滞束支,就是希氏束进入心室后分成右束支(细长)和左束支(粗短)支配右、左室,左束支又再分成左前分支、左后分支、间隔支。临床右束支阻滞很常见,不时见左束支、偶见左前分支阻滞,余束支阻滞少见。左右束支阻滞特别是左束支阻滞虽说常见于器质性病,但本身没太大临床意义。对于健康的年轻人(时常可见)在体检查心电图查发现右束支阻滞应该视为没问题(?)。我觉得最大的意义就是常常掩饰心梗的心电图表现,特别是左束支阻滞。1、右束支传导阻滞抬头不见低头见,虽说临床意义不大,懂得还是好的。基本上一看到V1或V2出现rsR或“M”型即可诊断,支持点还有I、II、V4V6的S波宽大和或有切迹。V1V2还常继发STT改变(这时就不要认为是冠脉供血不足了)教科书的图最典型最常见。认准了V1V2,以后你就懂诊断。(下图)QRS波012S则为完全性,否则为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一样。
f2、左束支传导阻滞V1、V2呈rS,且S明显宽大,r极小甚至呈QS型(异常Q波),V5、V6R波宽钝,即考虑诊断左束支阻滞。其本身临床意义不大。但主要是时常跟前间壁心梗图形难以鉴别,作为临床医生,若无把握,一定要根据临床症状,必要时查心肌坏死标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