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序列的卷积和。
教学重点、难点:卷积和计算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通过对比的方法,将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对比,并介绍卷积
的物理意义,通过实例介绍其计算方法。
课堂练习、作业:114256711613411813119
课后小结:
本课在详细讲述卷积性质的同时,补充了大量的推论,让同学们感觉性质的应用,使得卷积的计算更加如鱼得水。
f第19次课2学时授课时间课题(章节)3离散时间系统
4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求解教学目的与要求:
能够建立差分方程,描述和模拟出相应的信流图和方框图;掌握离散时间系统全响应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离散时间系统全响应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对比介绍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差分方程,进一步引入信流
图和方框图来描述差分系统。重点板书与PPT演示相结合讲解离散时间系统全响应的计算
方法,通过习题讲解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课堂练习、作业:1211312312712
课后小结:
本节内容较重要,讲解稍慢,通过多举习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结合信流图和方框图,同学理解较为容易。
f第20次课2学时授课时间课题(章节)第8章Z变换及Z域分析
1Z变换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道序列Z变换的推导过程,熟练掌握常用信号的Z变换和Z变换的性质,能利用Z变换收敛域判定出序列的因果性。
教学重点、难点:Z变换计算Z变换的性质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板书推导Z变换的物理意义及其定义,通过多个例子讲解Z
变换的计算方法。通过板书与PPT演示相结合介绍与习题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来
介绍Z变换的性质。
课堂练习、作业:11112311151469
课后小结:
本堂课是重点,但由于有前面两个变换的基础,同学很快就接收了。但公式容易混,以后讲的时候先要把前两个变换稍微提点一下,先帮他们知识整理一下,再讲新内容。
f第21次课2学时课题(章节)2Z反变换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Z反变换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Z反变换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进一步通过习题讲解巩固Z变换性质。列举讲解Z反变换的几种方法,重点介绍部分分式分解法求
Z反变换。通过评定练习来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调整讲课速
度。
课堂练习、作业:
1120235
课后小结:
此部分讲课时,先将Z变换的公式复习了一遍,学生反映良好。Z反变换的几种方法学生较易吸收,讲解效果较好。
f第22次课2学时授课时间课题(章节)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