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武汉大学的思考与探索
周叶中(武汉大学研究生院胡甲刚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跨学科培养研究生不仅符合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并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武汉大学通过组建跨学科机构、选拔跨学科生源、修订培养方案、设置跨学科专业和举办跨学科论坛等多种方式,着力推进跨学科培养研究生。今后,武汉大学还将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建设、理顺机制、完善制度,使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成为鲜明特色。关键词: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改革;创新
一、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是研究生教育变革的原动力,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在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化、社会系统日益复杂化和国际竞争趋近白热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必须走出单一专业化培养的藩篱,打破学科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遵循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培养大批符合时代需要的跨学科人才。(一)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是科技创新与发展的迫切需要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在进一步分化的同时,也走上了高度综合的道路,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标志着现代科学技术进入了系统综合期。随着各学科之间的日益相互渗透,学科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犬牙交错、互融互通,编织成愈来愈密集而复杂的网状结构,而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则往往产生于这些网格的结点。如DNA结构的发现、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半导体电子技术等无不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取得的。据统计,从1901年到1990年间颁发的82次诺贝尔化学奖中,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三门学科得奖共计71次,跨学科的比例占87,它们都是化学、生物学、数学、统计学、量子力学等学科交叉渗透所取得的成果。正如法国作家普鲁斯特所言:“真正的发现之旅,并不是去寻找新大陆,而是采
周叶中,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甲刚,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生院办公室副主任,博士。1

f用一种新视角”。也即是说,在学科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能恰当运用其它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换一个思维角度,很可能就豁然开朗、迎刃而解。控制论的创立者维纳曾深刻指出:“两个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具有巨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