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董事会是否独立显著正面影响公司绩效。本文提出假设,假设五:独立董事人数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产生正向影响。
审计委员会主要核查企业内部控制情况以及内审单位交付的工作计划和汇报,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与公司聘请的审计机构进行沟通。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内控制度及财务信息的核查,将核查监督结果上交于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和审计委员会会议的召开频率,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都会影响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Krish
a
(2005)研究认为公司的审计委员会越独立,其内制越少存在缺陷。本文提出假设,假设六: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产生正向影响。
(三)监事会方面
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是二元制,执行与监督职能不相关联。具有监督职能的监事会向全体股东负责,监督公司财务是否合法,各大利益团体职责的履行是否合规,是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的必要机构。监事人数越大,监事会监控的广度就会增加。同时召开监事会议体现监事会的运行效率。程晓陵等(2008)研究得出监事会人数在10的水平上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覃蕾蕾(2011)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9年数据为样本得出,监事会人数与监事会议事次数均对内部有效性有显著的正的影响。本文提出假设,假设七:监事会人数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产生正向影响。假设八:监事会的会议次数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产生正向影响。
(四)管理层方面
公司治理产生根源是委托代理理论,由于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信息不对等和追求利益的不同,导致管理层会出现获取短期盈利的机会主义倾向,损害股东权益。因而出现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但是有效的公司治理还包括激励机制。李育红(2011)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与高管更换负相关。本文提出假设,假设九:高管薪酬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产生正向影响。
管理层制定、履行和监督企业的经营战略,日常运营等工作。高管风险取向包括其对内部控制及其详实控制环境的关注层次。根据以往的研究经验可使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这一变量来替代管理层对风险的偏好程度,内部控制效果好的企业往往拥有较为谨慎管理者,他们通常会提高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同样,激进的管理层在较大风险的情况下也会大胆地采用有效措施来防控风险,其所属企业也有较好的内部控制效果。本文提出假设,假设十:高管风险取向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U型”曲线关系。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13年沪深两市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