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用“心”做好班主任浅谈《班主任的幸福之路》读后感悟刚刚步入教师工作岗位的我,总会不时的抱怨紧张而忙碌的生活节奏,使我少了很多安静驻步的时间,几乎是每一天都游走和忙碌于和学生交谈、相处之中。总觉得白天上课时光匆匆而过,还没来得及去认真思考些什么,一天就已接近了尾声而夜晚光阴似箭,还没在静逸中停歇片刻,就已经是万家灯灭,夜深人静。就这样,我的教师生涯已经走过了一个四季轮回,在这看似漫长却又短暂的时间里,自己原有的性格中多了一些以前从未有过的元素,如严厉中带着些许的宽容,说教中带着些许的活泼,教导中带着关爱,快乐中带着规范……也许是和孩子们相处久了的缘故,使我养成了这种既像教师又像孩子的性格,但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幸福。比起那些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走过20多个年头的前辈们,我这个仅仅当了一年零两个月的班主任要学的东西和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但无论工作时间的长与短,我想,身为班主任的我们都有一个同感:班主任的工作辛劳,但并不缺乏幸福。同时我也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这句话,非常乐意在我的工作岗位上挥洒更多的汗水,也收获更多的幸福。特别是今天,当我读完了华林飞老师的《班主任的幸福之路》后,我更加坚定了这份信念。作为一名班主任,华林飞老师把班级制度落实的关键放在规则意识的培养上,并在他的班级里倡导尊重班级规则,重诺守信,把制度的落实和制定交给学生,这样就使班级的管理扬弃了“人治”和“法治”,而走上了“团队自治”。由此可见,让班级的管理意识深入到
f每一个学生的心里,使他们自觉的遵守和维护,效果远远超出了老师的百翻叮嘱。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只有注意开拓和调动学生的心理潜能,真正把他们视为一个个有思想、有活力、有个性的能动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才能让他们自主管理。而我们只当学生的“参谋”或“顾问”就可以了,不再为学生“包办代替”,或“指手划脚”,让每个小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