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抗生素;另一方面是病人不理解,对快速治愈疾病的迫切性期望值过高,要求选用和早用高档抗生素。有的预防性用药和般性抗感染治疗,如外科I~Ⅱ类切口手术、择期手术、中小手术选用昂贵、高档抗生素,且剂量偏大,疗程过长,联合用药品种过多。不能根据抗生素的特性、剂量、疗程合理应用,忽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细菌耐药性增高,增加医院感染机会,反过来又会促使医生更换更新颖、更昂贵的抗生
2过度医疗的原因及后果部分患者受到广告的夸大宣传影响,就诊时按广告索
药,有的患者盲目相信新药品、崇拜新技术、新材料,就医时“点名开药”、“点名检查”,而医生为了回避责任、减少纠纷和为了某些利益上的需要常常会接受病人的建议。某些慢性
疾病和肿瘤晚期,死亡已不可避免,过度的医疗救治能否奏效,很少有人会理性面对现实,如家属仍要求医生全力抢救,医护人员的救治也仅是安慰家属的形式,但这种不必要的医疗花费,已严重影响了有限卫生资源的分配。公费医疗和参加医疗保险的患者发生过度医疗的现象在我国极为普遍,病人在短时间内多次到医院重复就医、重复检查、重复治疗、重复开药,这种情况既是由于对医生的不信任而引起,同时也为充实家庭药箱。公费医疗体制易产生无病就医、小病大治和“一人公费,全家吃药”的现象。
在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有的医务人员对“以病人为中心”服务宗旨和循证医学、举证倒置片面理解,把以病人为中心、改善服务态度等同于满足病人的过度医疗需
素,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国外研究认为,医生诱导手术最多的是扁桃体摘除术、
阑尾炎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在我国最典型的表现为剖宫产手术。2002年在广州举行的国际围生及助产学术会议上,妇产医学专家们指出,由于分娩过程的医疗化,在整个世界的
范围内,剖宫产率正普遍呈持续上升趋势,医院是引导产妇自然分娩还是暗示做手术起着关键性作用。这种过度医疗的产生一方面源于医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和
求,甚至出现病人指挥医生开药、开检查单的现象。有些医生为了自我保护、加大保险系数、消极防范患者医疗纠纷等动机而多用新材料、新工艺、多做检查、多上高新手段等的防御性医疗。医生为避免将来因疏忽而受到指责,有可能让患者多做一些不必要的辅助检查和治疗。某些临床医生忽视病人的全身状况和经济条件,提高手术等级或扩大手术范围,借此给自己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
过度医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