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作者:周宏强刘国军李英史兰亭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16期
摘要: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比较陈旧,需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工学结合等一系列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和前景。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体现为教育教学模式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程的总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键是要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和实践。
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虽然国家加强了对其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成为社会共识,规模在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高职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于理论研究和科技开发型人才的培养,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会暴露出缺少实践应用知识、动手能力较差及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弱点。而社会各行业建设需要的是能够直接参与一线生产、技术创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尤其重要。
2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21国内现状
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模式:一是订单式模式或企业冠名班。学校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二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在学校技术实训中心或实验室,按照教师和学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的方式,完成规定的某一教学目标和任务。三是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按照一定的时间段,理论教学主要在学校实施,实践教学和技能实践主要在企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