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创新与引进创新,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不断提升集成创新水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能力。三发展目标1“十二五”发展目标1经济总量持续提升。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销售收入18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递增30以上。2制造能力持续增强。造船完工量实现比“十一五”末翻一番;本地化配套装船率30。3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继续建设青岛、烟台、威海三大造船基地和“六个船舶工业聚集区”,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培植1~2家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造船与海洋工程制造企业、3~5家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造船企业、20家专精特新造船企业、2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4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建成3个国家级研发设计中心;培育3~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20
f技术中心;培育3~5个院士工作站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组建4个集成创新联盟。2远景规划目标到2020年,建成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大而强、新特优、世界知名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制造基地。四、发展重点一继续推进海西湾造船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海西湾基地造船区、修船区、海洋工程装备区、重型装备区、造机区、轴系区、配套区的聚集功能,将海西湾建成规模实力突出、集群效应显著、核心竞争力强、世界知名的大型综合性造船基地。加快发展大型散货船、大型油船、大型集装箱船等大型船舶,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海洋工程装备,甲板机械、舱室设备等船用机械设备,大功率低中速柴油机、曲轴等大型船用动力设备。加快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研发设计机构,形成全球化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研发设计服务体系。加快发展船舶修理改装业,突破关键技术,增强大型船舶、特种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修理改装能力。二大力培育两个高端产业集群1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群。重点发展:①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多功能自升式钻井平台、浅海固定采油平台、深水钻井船、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等海洋油气装备。②深水半潜式起重铺管船、大型半潜运输船、深水高性能物探船、深水工程勘察船、大功率三用工作船等海洋工程辅助船舶。③海洋石油钻采设备、压裂成套设备、固井成套设备、
f海底管道等海洋油气井下作业设备。④深海遥控作业装备、深海机器人、多功能水下机械手、载人深潜器、海底管线深海焊接技术装备等深海作业装备。⑤海上浮式石油储备基地、海上后勤补给基地、海上机场等大型海上浮式结构载体。⑥填海围岛、航道疏浚、跨海桥梁、海底隧道等建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