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散货船、10万吨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1600客位2000米车道大型客滚船、半潜式平台、豪华游艇、低速柴油机及曲轴、压载水处理系统等新产品成功研制。大型客滚船等10余种产品获山东名牌称号,形成发展新优势。二主要问题。产业规模实力总体不大,缺乏带动力强的大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自主研发设计及集成创新能力不强;现代造船模式不完善,造船总装化水平不高;船舶配套体系不健全,本土化装船率不高;企业内部管理粗放,“两化”融合度不高,生产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f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期间,我省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着复杂环境。从有利方面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船舶需求结构调整升级,全球新船订单预计年均保持8000万载重吨左右;随着世界能源结构战略调整,全球海洋油气装备需求旺盛,市场规模每年约为500亿美元;游艇消费潜力巨大,全球游艇市场规模每年约为500亿美元。国家高度重视船舶工业发展,将高新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发展。省委、省政府将船舶工业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政策措施力度更大,发展环境更优。从不利方面看,国际金融危机对船舶市场滞后影响逐步显现,船舶工业发展面临运力及产能过剩双重压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船舶订单价格低、生产成本高、人民币升值问题更加突出,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国际造船新规范新标准实施,也对船舶建造提出更高要求。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推进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数量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加依靠科技进步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从主要发展造船向造修船、海洋工程装备、游艇制造以及配套业协调发展转变,重点发展大造船基地、高端产业集群、优势产品集群、集成创新工程,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f二基本原则1坚持调优。继续推进基地和聚集区建设,促进产业布局集中、产业聚集和功能完善,实现产业布局结构科学优化。2坚持调大。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作用,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培植大基地、大企业、大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3坚持调高。提升传统产品优势,研发高端高质高效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4坚持调强。统筹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