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用是基于精细化竞争带来的结果,现在西方社会已慢慢进入到精细化竞争阶段。虽然我们的经济发展仍是粗放模式,但可以看到,现在很多企业已开始强调精准营销和数据分析,这是个好现象。
《支点》:大数据如何升级商业模式?请您举例说明。
涂子沛:首先,数据本身变成商品,就需要买卖和交换,这是数据拥有权和使用权的转换。我在2012年就提到,淘宝、阿里巴巴的数据,是可以对外开放的,以收取年费的形式提供给有需要的人使用。这种形式在美国已经比较成熟了,商家将数据开放给第三方使用。比如一个小企业想贷款,它需要证明自己的收益很好,收发快递的多少可以从侧面证明其收益情况,它可以授权银行去美国的UPS(注:美国一家全球性的快递公司)查询它收发快递的数据记录,那么银行就可以到UPS去查,但银行需要付费,这时候数据和使用权就产生了经济价值,新的商业模式就出现了。
《支点》:据您了解,国外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在哪些领域更为显著?中美发展的差距在哪里?
涂子沛:大家知道,很多国家都已经将大数据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例如美国在2012年就提出了大数据战略。目前在中国,虽然广东、上海等部分省市已经在大数据方面有所行动,但整体来看还没有太大的动作,这应该是政策层面的差距。
在科技水平方面,目前中国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很多来自于国外,国产的并不多,例如在数据可视化方面,中国就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国有品牌。
社会应用方面也存在差距。国内以前不太注重数据记录,也不太注意使用数据,没有把数据真正当作决策依据,而是认为符合自己利益的时候,才拿出来用。对大数据来说,是把它当作服务于决策的工具,还是把它当作决策的基础和依据,两者的内涵完全不一样。
法律完善双刃剑
2013年,美国棱镜门事件刺激了全球数据安全的神经。对于许多个人来说,亦开始有消费者逐渐厌倦其消费信息的“被挖掘”。信息技术的发展的确极大降低了信息存储成本,个人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点滴信息随处都留有痕迹,形成数据影子。人们在享受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开始感到莫大的恐慌,究竟是谁动了我的数据?
《支点》:有一种观点认为,大数据概念在某种程度上被神话,数据的质量和不开放都将成为其发展瓶颈,您如何评价?
涂子沛:我一直在做数据开放的推动工作,倡导政府开放数据。政府数据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数据,例如人口数据、天气数据、地理数据等都是最基本的信息来源,政府应该拿出来开放给整个社会使用。开放数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