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和价值,趋向于具有共同人格的人。传统文化造就人的任务主要在家庭和家族,家长和长辈都根据传统礼教,负起教育晚辈的责任,并进行严厉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使每个人都恪守本分,不敢越雷池一步。而现在,家庭和家族的教育功能缩小,塑造人的任务主要在学校。据反映,中小学教科书中,关于优秀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内容并不多,并没有把道德和价值观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台湾地区自上世纪50年代初便把“四维”(礼义廉耻)当作最基本的道德和价值观教育,每个学校的校园和教室里都有“礼义廉耻”四字。教育部门应加强中小学的传统道德和价值的教育,一方面在中小学课本里增加关于传统的核心价值和伦理道德的内容;另一方面增加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主、平等、公正、仁爱、和谐”等核心价值的内容,使广大中小学生既了解传统的道德和价值,也熟悉现代的核心价值。
文艺作品应贯穿中华文明的优秀道德、价值和理念
中国古典名著一般贯穿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核心价值,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各种小说、电影和电视片等也一样,大多以“五常”、“五伦”、“四维八德”等核心理念,使人们在娱乐中受到教育,使传统的道德和价值内化为个人的理念和规范。西方国家也一样,大多文艺作品都参透著西方的道德和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些文艺工作者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没有继承古代优秀的创作理念。文艺作品影响范围大,文艺界应该为保护中华文明的整体性和独特性作出贡献,通过文艺作品使全国公民成为具有中华文明特点的人。
加强文化整合,保护中华文明的整体性
历史上中华文明的整合性很强,其方式主要是通过核心道德和核心价值进行整合,使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道德和价值都具有共同性。即使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也以中华主流文化为正统文化,采用历代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等。尤其是在清代,强调华夷不分、华夷一体,采用多种措施,推进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应该借鉴传统经验,构建超民族、超地区的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整合,强化现代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目标。共同道德和核心价值的一体化或同质化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助于保护中华文明的整体性。
f■(责编高源杜凤娇美编叶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