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由过多,教师指导不足。教师除了鼓励学生任意体验外,还经常鼓励学生随意探究,甚至出现鼓励学生误读课文的现象。学生与文本对话强调独特体验的价值,但文本的解读不仅要考虑到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还要基于文本本身的价值,对于文本的解读,学生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老师必须进行必要的引导。
f2、要避免教师权威倾向。一味鼓励强调学生对话文本的独特体验,甚至出现误读也不予以纠正,这是自由过度,是不对的。但在现在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仍可以看到约束过度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仍扮演着绝对权威与领导角色,强调用教师的理解来代替、评价学生的理解。
3、要避免对话结果的标准化。不同的学生,由于所处的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等的不同,对于同一个文本的理解都有属于个人的个性化体验。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先放手让学生去读,在初读中感知文本,以对话的形式随机扫除阅读障碍,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再读,实在弄不清的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交流。讨论的内容可涉及字词句篇。但对于讨论的结果,只要学生的理解、感悟不偏离文本的核心价值取向,那么老师最好不要强行统一。
总之,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有效对话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先了解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现状,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策略,并在实行的过程中时时提醒自己。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