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酶与酶促反应”一节(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作者:沈静丹来源:《中学生物学》2013年第04期
1教材分析“酶与酶促反应”是苏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生物代谢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是学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必备知识,其基本内容包括酶的概念和酶的催化特性。在苏教版初中生物7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人体的消化和吸收”中学生已经知道了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高中教学就应该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认知,通过教学使他们进一步知道酶的化学本质、酶的催化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酶的本质;简述酶的催化机理;说明酶的特性。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培养分工协作能力、科学设计实验的能力和进行科学对照实验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酶本质的探讨,体验科学发展的一般过程,感受科研的不易以及养成正确对待实验结果的态度。1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酶的本质;酶催化的高效性、特异性。教学难点:组织和引导学生完善探究酶高效性的实验操作、验证酶具有特异性的实验方案设计。2教学过程21唤起初中知识,尊重并丰富之(导入)在初中生物课上,学生已经通过“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的探究活动知道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因此教师利用初中课本的活动内容来引入,“白馒头多嚼嚼会变甜,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因为产生了麦芽糖,口腔中的什么物质导致了麦芽糖的生成”,从而可以唤起学生的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构建学生新的知识框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2实验加文本,构建酶概念顺着学生的思维追问:“如果你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你想继续研究什么?”基于学科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学生问题为起点,从而使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上化被动为主动。学生在本册第二章中学习了有关蛋白质的内容,知道某些蛋白质的作用是催化,所以对于“酶是什么物质”这个问题,有学生会回答“酶是蛋白质”。教师可及时抓住这样的课堂生成追问:“有同学说酶是蛋白质,你将用什么方法来检测?”并鼓励学生当堂实验。就着针对实验结果紫色不明显的疑问追问:为什么看不到紫色?如果换成浅色的实验材料结果会怎样?……以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实验材料的选择不能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鉴定酶的本质,需要先提取酶。在学生理解了研究思路后,给出两段文本科研史实。通过引导模拟探究过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