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困惑,及时调整研究思路和实施计划。
⑶积极参与学习,拓展研究视野。我们积极参与与区域活动相关的各种高层次的现场会与研讨会:到上海学习,听取朱家雄、华爱华等教授的讲座,并参观了十几所知名幼儿园,真正领略到以“幼儿为本”及环境课程化的教育理念;全体老师到青岛参加“上海二期课改研讨班”及“山东省十佳幼儿园”开放现场,不断汲取更多具有前瞻性和操作价值的区域活动理念;参加在淄博举行的“全省幼儿园区域活动研讨会”、“幼儿园教师五项修炼专题研训班”,在潍坊举行的“上海山东幼儿园区域活动交流研讨会”等,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及活动组织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理念上差生巨大的转变,为我们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22成立研究小组,支持活动深入开展
⑴设立以级部主任为组长的年龄段横向研究小组。根据年龄段幼
f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针对区域环境及组织展开研究,发现共性、掌握规律。
⑵设立以小、中、大班同类区域划分的纵向研究小组。针对专门区域设立的研究小组,如娃娃家研究小组,小、中、大班各有两个班级,研究孩子们在娃娃家中的立体发展及材料管理与指导的策略。
23时间合理调整,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⑴优化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小、中、大班集体教学活动夏季小中大班分别是5、8、10节;冬季每天不高于20分钟、25分钟、30分钟,而区域活动时间分别不少于40分钟、50分钟、60分钟。
⑵双周举行小教研组活动,每月组织大研究组活动,交流课题实施情况,研究实施步骤,总结上一阶段的经验,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注重日常工作协调,承担课题研究的老师以研究方案中各阶段的具体指导思想、研究内容和方法要求规划平时的工作,结合日常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
24尝试多种学习、教研模式,促进教师整体教研水平提高
⑴大教研组集体教研与小教研组教研及个别化学习相结合。
针对环境创设或在区域活动中凸显的共性或特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教研或专题教研,如:材料投放如何体现层次性、教师如何介入指导、活动结束怎样进行有效评价、如何做观察记录等。
f小组教研分为横向式级部教研与纵向式“个区”教研,横向式级部教研即针对同年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发展进行教研;纵向式“个区”教研即针对不同年龄段相同区域进行教研。
个别化学习即教师周次异班区域活动全程跟踪观摩,进行分析评价,相互借鉴学习。
⑵现场观摩研讨与录像分析式研讨相辅相成各小组定期对某班的环境创设或某区的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