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教学总课时大约100时,必修84,选修80时。实训课设计的特点必须连续的做完才能把教学效果最大化。最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讲授与演示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1知识目标: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技术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特性和常见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基本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养成规范操作习惯。掌握安全用电常识。为深入学习本专业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考虑到课程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一方面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本期目标
基本定律、基本工作原理要有所了解,更重要的要加强学生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中职绝大部分学生初中物理、数学基础薄,抽象思维能力差,且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一门实践性要求特高的课程。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普遍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有差距,平时上课不认真,作业也抄袭,成绩不是非常理想。以后要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3
f2.德育目标:本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培养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具有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工作精神,树立“文明生产,安全第一”的职业意识,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业精神的初、中级水平人才。
4
f1知识与技能(1)理解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特性;(3)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4)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动手能力养成规范操作习惯。2能力目标(1)能完成实训项目;(2)能组装简单电子电路中并能排除典型电路的常见故障。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守信的职业品质。(2)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习惯。(3)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新技能的自学能力。(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5)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行为养成相结合。(2)面向全体与

个别指导相结合,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加强个别指导。要用正确

的学生观人才观看待学生,真诚地期望每一个学生都成功,为学生
创造成功的机会并及时给予激励,成为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