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阴道分娩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产科阴道分娩后42d的初产妇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以及健康教育,实施了100d后,进行盆底肌综合肌测定,尿失禁程序及子宫缩变情况的评定,并对结果进行66较。结果观察组在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后,盆底肌综合肌力情况、尿失禁发生率以及子宫缩变情况均比对照组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能明显促进产后盆底组织器官功能的恢复,预防或降低因产伤引起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标签:阴道分娩损伤;盆底功能康复;效果观察
阴道分娩损伤是女性盆底功能受损的主要因素,由于分娩时产妇阴道壁受胎头压迫,盆底肌及筋膜因分娩过度扩张使弹性减弱,同时伴有肌纤维部分断裂等。每个产妇都或多或少存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盆底功能障碍所带来的痛苦对妇女精神、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为了帮助产妇尽快恢复盆底功能,预防和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我院通过对产后42d的产妇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以及健康教育,明显减少了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产妇200例,均为单胎头位初产,经阴道足月分娩行会阴侧切,产前无器质性疾病,无病理妊娠。平均年龄为30岁,孕周(39±2)w,胎儿体重(30±1)kg无产后并发症。征求产妇意见,100例接受并采用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以及健康教育为观察组,100例不接受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只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为对照组,2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健康状况等方面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产后对两组产妇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尤其注重对产妇进行盆底肌保护的健康教育。例如收缩肛门阴道运动,每次不少于3s后放松,反复练习15~20mi
,2~3次d;在产后1个月内应多加休息,禁止盆浴,另外,必须向产妇说明在产后应当避免负重,尽量不要久坐或久蹲,避免过度加腹压。观察组在产后42d回医院由临床专家对观察组进客观而精确的检测,对盆底肌肉肌力状况以及纤维的受损类型进行评估,制定出高疗效的诊疗方法,并于当天开始,进行盆底功能康复,1次d,每次15mi
,持续3个月,同时进行2个疗程的生物反馈、电刺激,2次w,10~20mi
次,一个疗程10~15次。实施3个月后,测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