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一定比例的环保投资是实现经济、32增加并保持一定比例的环保投资是实现经济、能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f一个国家环保投资占同期GNP的比例问题,是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比例大小与环境目标相关,是实现环境目标全部措施中最根本的一环,同时又是制约环境目标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欠帐严重,如果不及时提高环保投资的比例,不仅旧帐难清,新帐又欠,势必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适当的增加并保持一定比例的环保投痪,是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经济、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六五”时期我国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占同期GNP的05,“七五”时期提高到07。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既考虑到实师2000年环保规划目标的需要,又考虑到国家经济的承受能力,我们认为今后20年,我国环保投资额占同期GNP的1是比较合理的。按本课题预测,到2000年,l0年累计GNP的1为2930亿元,也就是说,这个比例的环保投资只能满足“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的最低目标2000年国家环保规划中实现这个目标所需环保投资为2600亿元所需投资。在增加环保投资占GNP比例的同时,还要继续疏通已有的资金渠道,开拓新的资金来源。比如。对治理污染贷款实生较低利率或采取一定的贴息补偿轻声环保项目实行免税以及采取集资、合资、吸引外资、争取国际社会的资金援且等方式,另外,在增加资金的同时,应注重提高环境保护与治理投资的效益。依靠技术进步,33依靠技术进步,深化环境治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速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环境保护来讲也是如此,离开科技进步不仅难以实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就是做到控制环境污染的发展也是很困难的,只有以先进的防治技术为基础,通过实施严格的法律监督才能实现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目标。我国目关推行的污染控制技术过于落后,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落后于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以火力发电厂为例,日本目前所有燃用矿物燃料的发电厂均为大型发电机组,但我们武汉地区除武钢自备电厂近期安装了排烟脱硫装置外,火电厂SO2排放仍处于失控状态。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我国应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特别是低投资、低运行费用、商效率、高效益、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火电厂排烟脱硫污染的技术与装备的研制。如:锅炉燃烧过程中的烟道脱硫、脱氮、大型流化床燃烧技术、施转喷雾、炉内喷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