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设左右线联络通道,并与泵房合并设计。
第三节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一、工程地质概况
本段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人工堆积Qml)、第I陆相层(第四系全新统上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43al)、第I海相层(第四系全新统中组浅海相沉积Q42m)、第II陆相层(第四系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Q41h)及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41al、第III陆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五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3eal)、第II海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四组滨海~潮汐带相沉积Q3dmc)、第IV陆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三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3cal),第III海相层(Q3bm),第V陆相层(Q3aal)。各层具体分步详见工程地质断面图及地质柱状图,岩层特性分述如下: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ml,岩性主要为杂填土,土质不均,结构松散,密实程度差,局部为新近组(坑底淤泥Q43Nsi),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结构松软,工程性质差
第I陆相层Q43al岩性为粉质粘土、粘土、粉土,结构松软、松散,工程性质较差。第I海相层(Q42m)大部由可塑~流塑状粉质粘土、呈中密~密实状粉土组成,粉质粘土呈可塑~流塑状含水量高,中~高压缩性,与粉土互层,呈千层饼状,工程性质差;中密~密实状粉土与粉质粘土互层,呈千层饼状,工程性质尚好。第II陆相层上部为沼泽相沉积层(Q41h)主要为可塑~软塑状粉质粘土,该层厚度较小,顶部分布薄层有机质土,工程性质较差;下部为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41al),主要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局部为中密~密实的粉土,含姜石及螺壳。该层土质较密实,为良好的持力层。第III陆相层(Q3eal)以粘性土、粉土为主,含姜石及锈斑。本层工程性质及抗震性能较好。隧道洞身范围内主要地层为第I海相层、第II陆相层的粉质粘土、粉土。粉质粘土天然含水量244~372%,呈可塑~流塑状;粉土孔隙比066~098。上述土层经搅拌(或加适当外加剂)后具备一定的流动性和抗渗透性。
二、水文地质情况
本标段范围内表层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贮存于第II陆相层中极其以下的粉、细砂及粉土层中的地下水具有微承压性,为微承压水。表层潜水埋藏较浅,勘测期间
5
f天津地铁2号线3合同施工段施工组织设计
地下水埋深115~25m(高程169~013m),贮存于人工填土层①层、第I陆相层③3层及第I海相层④层中,以第II陆相层⑤1、⑥1层的粘性土为隔水底板,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排泄以蒸发为主,其水位变化受季节影响明显,高水位期出现在雨季后期的9月份,低水位期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