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险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关键性阶段。⑷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指对风险处理手段的适用性和效益性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
7、风险管理的产生和发展?(选择)答:第一阶段:约公元前1700年开始,我国商代,为避免在货物全部遇险,采取将一批货物分装于几条船上的做法。约在公元前2800年,古埃及就盛行互助基金组织。我国的镖局。第二阶段: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1906年,美国US钢铁公司董事长BH凯里从公司多次事故教训中提出了“安全第一”的思想,将公司原来的“质量第一,产量第二”的经营方针改为“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1912年,芝加哥创立了“全美安全协会”。1916年,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的德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企业经营有六种职能,即技术职能、营业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第三阶段:商业保险管理阶段。代表国家:德国和美国,以1915年莱特纳的著作《企业风险论》为标志。德国的风险政策,以保护企业为目的,以理论性研究为主,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在理论体系上结合了一些实际问题。一战后,美国企业开始充分利用保险这一风险转移机制来保护资本,1920年,一些企业已经把保险部门单独地划分出来,出现交给保险经纪人、代理人这种传统做法。第四阶段:风险管理的形成与发展。1921年,马歇尔在《企业管理》一书中,提出了风险负担管理的观点,他提出风险处理的方法有:风险的排除和风险的转移,属于前者的有防止、预测或调查和结合等,属于后者的有保险、保证和补偿、合同上的除外责任和套头交易。风险管理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1950年加拉格尔的调查报告,而对风险管理学系统研究的开始,则以1963年梅尔和赫奇斯《企业的风险管理》和1964年威廉姆斯和汉斯《风险管理与保险》这两本书的出版为标志。1960
2
f年美国亚普沙那大学企业管理系率先开出风险管理课程。
第二章风险管理计划(5分)
1、风险管理的目标?答:(一)总目标: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安全保障。
(二)具体目标:损前目标和损后目标。损前目标:(1)经济目标。所谓经济合理也就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和损失,尽可能使风险管理计划成本降低。比较最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个体与平均水平的比较,可以较为客观地判断一个企业的风险管理支出是否经济合理。首先应该使企业的保障程度不低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其次应是费用支出不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2)安全系数目标。安全系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