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高,管理变革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大,而信息技术在项目中所占的比重却越来越小。拿最常见的ERP项目来举例。常说ERP项目是三份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从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出,在这个层次的应用上,技术所占的分量其实已经很小了,关键在于管理和数据,数据的质量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管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企业信息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管理变革的过程。
从人的角度讲,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推进,人越来越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越来越多从事知识性的工作,对人的综合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综上所述,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企业不断进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技术、流程是三大核心要素,只有这三者之间持续不断地进步,才能将企业信息化的价值最大化。
附注:为什么是流程
其实,上面的文章中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回答,那就是:为什么信息化的三大核心要素之一是流程?而不是活动?或者其它?
众所周知,企业的使命本质上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那么企业中是谁在为顾客创造价值呢?是销售部门吗?是采购部门吗?是财务部门吗?不,是整个团队的一系列活动在创造价值。而企业为了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在速度、质量、成本方面取得较好的均衡,就需要给这些活动设定一定的规则。这些带有规则的活动就是企业的流程。也就是说,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是企业的流程。
首先,企业为了吸引和留住顾客,需要为顾客提供一致的产品或服务,保证质量的稳定性。从流程的角度讲,只有规范化的流程才能产生稳定的输出。
其次,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需要剔除企业中不增值的活动,加速物流或服务流的流动。从流程的角度讲,此时需要进行流程的优化。
再次,企业是作为一个整体在为顾客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单个的部门。从流程的角度讲,企业需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面向市场的流程体系,进行全局的流程梳理和流程优化。在这个阶段,流程将彻底跨越部门的界限。
当企业将目光从企业内部转向外部时,会发现企业的顾客本质上是终端的顾客。为了建立以终端客户为中心的流程体系,价值链的领导企业需要进行针对整个价值链进行流程梳理和优化;而其它企业需要面向价值链进行流程的优化。
当终端客户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时,价值链上的参与企业会越来越多,价值链将逐渐演变为价值网络。价值网络的主导者将是产业的领导企业,他们关注的
f是网络的协同和优化;而其它企业将越来越专注于自己核心领域的组件建设和流程优化。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