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两汉时农业发展的表现:水利的兴修,农具的改进,农作物的种植。2掌握两汉时手工业发展的表现:丝织技术的提高和冶炼技术的进步。3掌握两汉时商业繁荣的表现;城市的兴盛,交通的发展,商业场所的出现(专门),商品种类的增多以及了解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2能力目标1通过思考和概括两汉农业、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2通过思考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两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与手工业、商业发展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通过阅读地图、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3通过列表形式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4情感、态度、价值观1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通过对两汉的经济发展的学习,探索出终极的经济原因,总结一定的经济规律。2两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促使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的稳定,民族间的密切交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3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后世的经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4以两汉时兴修水利和城市中的一些规定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f5两汉时的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这是值得骄傲的,这与两汉长期的政治统一是分不开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2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重点突破利用书中的地图、文字资料、图片及学生查找的补充资料,通过讲故事、再现历史场景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两汉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进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兴胜。●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2重农抑商政策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辩证关系。难点突破通过引导学生归纳两汉时期的经济成就,找出经济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联系,从而归纳出两汉经济发展的原因。●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联系讲解法。对于黄河在两汉时常决口的原因要联系前面学过的内容讲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问题有一种追本溯源的精神。2图示讲解法。这一课涉及到一些农具名称、手工业生产工具名称。因时间久远,学生平时接触又不多,只能用投影或电脑注示,教师边演示边讲,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效果。3归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