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知识结构图的生成和运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攀枝花市仁和区五十一公里小学刘军
一、课题的概述一)课题研究背景: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看懂了书,却不会做题;课堂上学生听明白了,课后又忘记了;很多学生对熟悉的问题能解决,面对新的问题情境又不知如何思考;教师呕心沥血将知识点整理成册,学生天天读,夜夜背,收效却不尽人意……低年级轻松拿满分的“壮举”到高年级成绩“举步维艰”的现实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渐消失殆尽。这样的结果究竟是怎样导致的呢?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比较杂乱、零散,不系统,易忘记。学生数学知识结构是否系统、牢固主要受以下方面的影响:1数学学科特点的制约。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相比于语文学科,数学严谨的术语,抽象的概念,严密的推理等等,致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结构难以达到系统化、灵活运用的效果。2小学生数学思维特征的局限性。小学生的思维特征表现为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这种思维特征与数学知识点的抽象性、逻辑性形成鲜明的矛盾。3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因此,怎样促使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系统化,保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摆在我们小学数学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珍妮特沃斯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到:“我们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重要的多。全世界在争论着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我们认为教学不应该只是对已有固定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教会学生毕生受用的东西。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产生了对本课题的思考并研究的想法。(二)国内知识结构图研究动态目前,关于知识结构图研究及应用已经趋于成熟并逐步发展到新的高度思维导图。理论研究主要成果有白剑林的《知识结构图讲座》、潘俊的《思维导图专题讲座》和《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这些视频讲座从知识结构图(或思维导图)的概念、分类、绘制方法
f等角度讲解相关理论并指导学习者如何一步步绘制结构图,为本课题的理论学习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基于知识结构图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成果很多,其中《基于思维导图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