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甘蔗、染料等进入市场成为商品。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④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考例5关注材料信息提取及基础知识的识记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打破时空限制,商业贸易发达兴起和繁荣发展阶段特征
2014福建高考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A.商品经济繁荣C.区域经济发展
B.长途贩运发达D.抑商政策改变
知识定位清朝商运主干知识辨析选项中国古代从战国时期到1840年之前,重农抑商政策始终贯穿其中,D项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的“商船”判断A项正确;“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判断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北方豆麦杂粮成为江南重要的粮食市场,C正确。答案D
f考例6
关注文化传承与商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2014海南高考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知识定位明清历史文献与交通信息提取把握题眼“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是题眼,体现的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文献、学术研究方向之间的互动关系,除A项外,其他备选项均与此题眼无必然联系。答案A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四个关键节点春秋战国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出现秦汉隋唐重农抑商政策;坊市严格分开,对外贸易发展宋元商业经济繁荣;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考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核心词:“重农抑商”“海禁”、雇佣关系、手工工场1.经济政策工商食官坊市制度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西周实行,官府严格控制工商业宋代以前县以上城市严格划分坊市;宋代以来被打破,官府不再直接监视商业活动产生于战国,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明代开始实行,清代前期更加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
2资本主义萌芽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2实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出现。3特点:出现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最初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缓慢、水平低,整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