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工商官营制度。11.“商人”一词源于商朝人善于经商,“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兼具旅店、货栈的功能。√12.《清明上河图》的史料价值是表明宋代城市商业发展,已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13.重农抑商政策推行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小农经济大量存在,根本目的是稳定统治秩序,保障财政来源。√14.闭关锁国并不是不对外贸易,而是禁止民间对外贸易,实质上是政府垄断对外贸易,广州十三行就是例证。√
15.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封建制度衰落的反映,阻碍其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衰落的封建制度。√
f考点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核心词:耕作方式、土地制度、水利工程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主要方式发展阶段原始阶段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汉代唐代耕作方式变化刀耕火种石器锄耕耜耕铁犁牛耕发达地区牛耕普及全国铁犁牛耕农具的变化石、骨、木石、骨、木;青铜农具少铁制农具发达地区耦犁—→一牛挽犁曲辕犁
2经营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古代水利灌溉1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2水利工程:春秋战国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和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黄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4.土地制度1史实①井田制:出现于商周时期,是一种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②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主要形式有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③土地国有制:北魏、隋唐都曾经实行过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2影响①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带来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激化了农民与地主、国家与地主之间的矛盾。②以上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考例1从文明传承视角观察农业发展的影响
2014上海高考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f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知识定位古代中国的农业及史学研究方法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