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1.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相辅的特征。2.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为突出特征。3.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4.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松散的过程。5.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两者均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f排查纠错
1.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牛耕技术推广到珠江流域。×点拨铁农具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2.唐代已发明灌溉工具筒车,由人力、畜力到风力、水力是灌溉提水动力的发展趋势。√3.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之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其典型特征,它存在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存在。√
4.春秋时期井田制度下的私田并不归周王所有,归私田主人控制,鲁国“初税亩”首次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权,而商鞅变法则从制度上废除了井田制。√5.标志着中国传统农耕技术成熟的是牛耕的出现,而不是曲辕犁的发明。×点拨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才是农耕技术成熟的标志。6.历代农民起义多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而王安石变法“理财”的措施则集中体现了封建国家与地主之间的矛盾。√7.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冶铜技术,战国晚期已掌握炼钢淬火工艺,东汉初发明了筒车等鼓风设备。×点拨筒车是发明于唐代的灌溉工具,东汉的鼓风设备是水排。8.私营手工业与市场联系较密切,明代中期以后,手工业生产从官营为主转向私营为主。√9.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同期产生了手工工场,但中国并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更没有发展到工业革命的程度。√10.“工商食官”是指工商业发达,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支柱,而并不是指部分手工业生产由官府垄断。×点拨“工商食官”意指工商业者依官府生存,本质上反映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