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面支架放煤口的水平投影长度约为06m,根据放煤理论,放煤步距应当与支架放煤口的纵向尺寸相一致,循环放煤步距应为移架步距的整数倍。合理的放煤步距要既能提高放煤回采率,减少资源损失,又能降低含矸率,保证煤质。结合以往实践经验,将循环放煤步距确定为06m。9、放采比:工作面采高确定为25m,根据煤层实际厚度,考虑留设一定厚度底煤以利于拉架,确定顶煤厚度为34m,故平均放采比为:1361。实际工作中由于两巷层位的关系,放采比可能存在不确定因素。10、放煤方法:根据以往经验,采用一刀一放单轮顺序折返补放式放煤法。即:采煤机每割一刀煤放一次顶煤。采煤机割煤后,追机移架,在距移架位置15m处开始按支架顺序逐架放煤。先放1号架,见矸后关闭放煤口,然后放2号架。待2号架见矸后,关闭放煤口,再返回补放1号架,1号架残余顶煤放出,将之后放3号架,然后返回补放2号架。依此方法,每向前放完一架,返回补放上一架残余顶煤。为加快放煤速度,可根据情况分两段或三段放煤。三、提高回采率措施:1、严格按照规定采高进行开采,无特殊地质构造或变化时不得随意改变采高。2、严格按照规定层位进行开采,不得随意调高层位,改变放采比,进而影响回采率。3、加强放煤工序管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放煤作业。4、加强放煤工艺研究,根据观测研究采用最合适的放煤工艺,提高放煤回采率。5、清煤工要及时将工作面浮煤清理干净,必须将浮煤清到输送机内。
8
f四、提高煤质措施:1、工作面遇地质变化时,要及时采取措施管理顶板,避免拉槽冒顶事故发生。2、有大块矸石时,各转载环节要及时停机拣出,不得混入煤流中运出。3、两巷勾木、废旧钢丝绳、网、棉纱、废旧零件等严禁混入煤流中运出。4、防尘用水应保持喷雾方式,停止生产后,防尘用水要立即关闭。支架液压管路及工作面供水管路出现漏液、漏水现象要及时处理。两巷及工作面积水由专用排水管路排出,不得排入煤流中。5、放顶煤时,放煤工要密切注意放煤情况,放净后及时关闭放煤口,尽量减少矸石放出。6、割煤过程中,司机要严格掌握好层位,严禁超挖割破铝质泥岩。第三章顶板管理及支护一、顶板管理方法:工作面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用ZFS40001428B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作为基本支架护顶。随着工作面推进,每循环一次,落山顶板垮落一次。二、端头支护:工作面机头端头采用两架ZPT60001428型排头架和一组ZT192001630型端头架支护顶板;机尾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