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历来重祝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善于教育子女的家长,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教子对联。这些家教妙联对今天的家长们教育好下一代,也是很有启发的。明朝徐渭有一副家教奇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此联妙在一个“好”字的读音不同,语意双关,耐人寻味。告诫儿孙要珍惜时间,趁早好好读书,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父母总是期望儿女能成才,有所作为的,为此,明代作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种田不熟不如荒养儿不孝不如无。明朝初年有个大臣叫杨士奇,也叫杨寓。他为人正直,办事勤恳,一连在四个皇帝的手下做大官。他儿子杨稷太不争气了,仗着老子当官,自己无恶不作,净干坏事。谁要是不听他的,他就派人抓起来。家乡江苏泰和的老百姓恨他恨得咬牙切齿,有人就写了状子直接送到北京。皇帝看了,把状子转给杨士奇。杨士奇气坏
f了,一连写了好几封信,让儿子改邪归正,别再祸害乡亲。有一次,在信中他还特意写了一副对子,警告儿子:不畏官司千张纸只怕乡民三寸刀。“三寸刀”指三寸舌,意思是人言可畏:让人告一千张状子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老百姓整天戳你的脊梁骨骂你,当然,也骂我哟可是,杨稷根本不听父亲的劝告,照旧胡作非为,一点也不收敛。闹得实在不像话了,皇上下令把杨稷抓起来,关进监狱。杨士奇听说了,又急又愁,加上年岁也大了,便忧恨交加,卧床不起。没有多久,顶顶有名的杨士奇,让儿子给气死了。当然,杨稷也没有好下场,被判了死刑。明代进士孙升,官至礼部尚书,他的三个儿子坐享荣华富贵,沉迷酒色,不学无术。孙夫人对此很是焦急,她思来想去,特地手书一联悬于正堂:爱惜精神留此身担当宇宙蹉跎风月将何日报答君亲。上联是期望,下联是警告,意在劝告儿子不要浪费精神,虚度光阴,要以担当天下为己任,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既包含了深
f沉的母爱,又体现了严厉的训教。据说,她的三个误入歧途的儿子在这幅堂联的鞭策下,终于有所顿悟,改邪归正。清代诗人蒋心余有教子联曰:宝贵无常,尔小子勿忘贫贱圣贤可学,我清门但读读书。他将这幅对联挂在祖宗牌两旁,要子子孙孙永远记取不忘。清代有个姓潘的山东人在江南某地当县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书一联相送: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联语告戒儿子,做人应宽厚仁慈,与人为善,不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