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形象分析
作者:熊雨婷来源:《新课程中学》2018年第03期
人教版初三上期课文中,有一篇古文为《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章讲述了战国末年,弱小的安陵国派遣唐雎前往秦国,面对秦王的利诱与威逼,同秦王当面力争乃至反逼秦王,最终使家国得以保全的故事。
故事充满了戏剧性,也充满了英雄传奇的色彩,读来让人热血澎湃,然而真实性却存有疑点。就其文本而言,文中的两个主角唐雎与秦王,在教材及大部分的参考资料中,形象都被强烈地对立起来:唐雎不畏强权、能言善辩又英勇果决,秦王则阴险狡诈、凶狠残暴又色厉内荏。总而言之,一个是英雄,一个是狗熊。然而,这样的解读,尤其是对秦王其人的解读,是不是太过简单、太过脸谱化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知道这位“秦王”究竟是谁。文中,秦王自称“灭韩亡魏”,有此成就的毫无疑问,只能是秦始皇嬴政,只因当时秦国尚未统一六国,故称秦王。秦始皇是何许人也?他是扫荡六国、一统天下、结束春秋战国数百年纷争、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的伟大君王,是建立了一整套封建帝国制度、翻开中华文明崭新一页的千古一帝,他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至今为人称道,他会是那样一个脸谱化的卑污且懦弱的“秦王”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是这样开头的:“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这一句,众多参考资料将其解读为秦王的狡诈与霸道,然而,真的仅限于此吗?
安陵国是什么?是魏国王族的封国,也就是魏国的附属国,据后文也可以知道,它土地不过区区五十里,在“灭韩亡魏”秦军面前,实力不值一提,与此同时,它的宗主国魏国已经灭亡,它没了靠山,孤立无援,怎么看也只有被吞并这一条路可以走,也就是秦王一句话的事说不定还用不着秦王发话,哪个将军路过的时候顺手就给灭了,这能算个事吗?
可秦王偏偏没有直接诉诸武力,而是特意派人去提出一个“换地”的主意,而一旦安陵君交出土地,能换来什么可想而知,这计策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为何秦王偏偏还要提这一出?笔者以为,原因有两个。其一,若安陵君答应,那么皆大欢喜,秦王兵不血刃拿下土地,还能换来一个优待六国遗族的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其二,若安陵君不答应,那么秦王就有了一个“轻寡人”的借口,让自己师出有名,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如此两手准备,前者可保全自己军队战力、不再多伤人命,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