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心肺复苏及除颤仪技术操作考核评价标准(2016年版)
单位名称:项目仪表分值05按医院要求规范着装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2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做无呼吸)、无颈动脉搏动方法正确。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同时检查脉搏,时间<10s,寻求帮助,记录时间)评估12)判断患者呼吸: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眼看:胸部有无起伏,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终末叹气应看做无呼吸【应与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同时进行】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操作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向同侧或对侧下方滑动23厘米,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为<10秒。不能确认有颈动脉搏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1确认患者仰卧在硬质的平面上(地面或垫板等),去枕仰卧位,解开上衣、腰带,暴露患者胸部。2迅速确定按压部位:在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交汇点或胸骨中下13处;3操作者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按压部位上,另一只手重叠在前一只手上,双肘伸直,利用上身的重量用力垂直下压。操作过程胸外心脏按压355按压深度56cm(1岁青春期儿童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婴儿,按压深度大约为婴儿4cm,儿童5cm,青春期后与成年人一样)6每次按压后放松让胸廓完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放松时手掌应离开胸壁。7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8按压通气比302;对于婴儿青春期儿童,按压与通气比为:双人心肺复苏152,单人302。开放气道21查看口腔,取下义齿,如有异物,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理呼吸道,取下义齿。2采取仰头抬颏法(对可疑劲椎损伤的患者应使用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患者体位摆放正确清除口、鼻腔分泌物050503030101方法、频率正确,力量适度1508044按压频率100120次mi
仰卧在硬质平面按压部位正确,无中断051503080104评估患者方法正确080402科室:姓名:操作监考人员:要点考核日期:考核要点A仪表端庄,服装整洁呼救时间及记录准确0502B0301C010年月日评分等级
f打开气道方法正确1操作者位于患者一侧,将放在患者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2操作者平静吸口气,然后用口唇将患者的口全部包住,成密封状,缓慢吹气,持续1s使患者胸廓抬起。3吹气结束,操作者口唇离开患者的口部,放开捏住的鼻孔,使气体被动呼出。4吹气频率:年龄1岁810次mi
:婴儿1220次mi
。5若吹气时患者胸廓未抬起,重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