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的转型与发展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给予作者:汪晓赞等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1904更新时间:652007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汪晓赞
季浏
2006年12月23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在会议上提出要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来抓,让“健康第一”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得到落实。与此同时,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颁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并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正式宣布启动。这一举措对正值我国社会结构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型的新时期中小学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作为中小学体育工作重中之重的体育课程改革,也必将被赋予新的使命与挑战。一、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强健体魄目前,虽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也得到了根治,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但人们“伏案工作时间增加,脑力支付增多,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加大,人际交往减少以及营养过剩等等,许多人也许在一天之内用不着挥动一次手臂,一周之内无须将自己的身体腾空一下,一月之内不必将自己的心率达到每分钟100次,一年之内都没有搬运20公斤重物的机会,我们远离各种体力活动”这样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使人们深深地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机能的正常和没有疾病,更重要的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处于完美的状态”。由此,人们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人们对于健康认识的转变必然会造成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转变,即需要体魄健壮、智能高超、心理素质良好、道德情操高尚、社会适应能力强的新型人才。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作为人才培养和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必将发生重大的变革。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
f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国家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制出《全日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