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根,故为氢氧化铝,正确;
选项有气泡产生,所以溶液中应该含有碳酸根,正确;
选项实验1中过量硫酸铝使得溶液体系呈酸性,实验2中过量碳酸钠使溶液呈碱性,得到了不同的生成物,所以与混合溶液pH值有关,故错误;选项实验1和2中得到的沉淀上都会有硫酸根残留,若沉淀已洗涤干净,则可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检验最后一次洗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故正确。
25.【答案】
1取代反应;2浓硫酸、浓硝酸;3氯原子、硝基;
f4①
;②H2O;

5【解析】
先推理上面一行合成过程:由苯→A→B→D的路径观察发现,对硝基苯胺之中的硝基缺少引入步骤。而未注明所用试剂的过程只有A→B一步,因此这一步是进行硝化,于是B应是对硝基氯苯。由此可以推出(1)至(3)。由(4)知D为芳香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故D为对苯二胺。
接下来推理下面一行。由反应知E是乙烯,E→F的反应完全不是课内所学的内容,
因而必然是信息反应,产物F应为
,或者可以画成
。考虑到芳香化合
物W不饱和度为6,而分子中除苯环外有两个碳四个氧(含两个不饱和度),结合只含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需要的高对称性,这两个碳四个氧应该是两个羧基,W应该是对苯二甲酸。考虑W是由X经高锰酸钾氧化得到,而F中含有两个甲基,大胆猜测(因为证据确实不足)X是对二甲苯,从而X化学式是C8H10,F化学式是C8H12O,从而可以推测F→X的过程中另一种产物为水。
最后是(5)的合成。原料只有13丁二烯,因而合成六元环必须利用题中所给的信息反应;产物上下对称,因而应该是将13丁二烯进行14加成之后再与另一分子13丁二烯反应成环;两个醛基相隔两个碳,因而需要13加成之后叠加水解、氧化步骤;而产物中不存在碳碳双键,因而应该存在催化加氢环节,这一步必须安排在氧化生成醛基之前。具体合成流程见答案。
f26【答案】1正;2①PbSO4sCO32aqPbCO3sSO42aq②Na2SO4、Na2CO3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③温度低于40℃时,温度降低,平衡“Na2SO4s2NaaqSO42aq”逆向移动,产生较多Na2SO4固体杂质3取少量PbO2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H2O2溶液,产生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同时棕黑色固体变为橙黄色,证实推测正确4①PbCl422ePb4C1;②继续向阴极区加PbO粗品
【解析】
(1)铅蓄电池放电时,PbO2得电子,作正极(2)①由图1可知,PbCO3比PbSO4更难溶,所以PbSO4可转化为PbCO3
②此过程影响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和浓度,由图2可知,温度低于40℃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