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常见疾病的中药治疗
课程34常见疾病的中药治疗消渴一、概念消渴是由于阴虚燥热,五脏虚弱所导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消渴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其它如尿崩症,因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点,与消渴病亦有某些相似之处,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本病常病及多个脏腑,病变影响范围广泛,失治误治以及病情严重的患者,常可并发多种病证。二、病因病机(1)病因多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原因所致。(2)病位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3)基本病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三、诊断要点(1)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2)空腹、餐后血糖和尿糖,尿比重,葡萄糖耐量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四、用药分类1、肺热津伤【症状】口渴多饮,口干,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药】①中成药:消渴丸,适用于津伤耗气,气阴两伤者;愈三消胶囊,适用于轻、中度2型糖尿病属于气阴两虚型夹瘀证者,症见口渴喜饮,易饥多食,疲倦乏力,舌质暗,有瘀斑,脉细数等。②汤药:消渴方加减(天花粉、葛根、麦冬、生地、藕汁、黄连、黄芩、知母)。③单验方药:地骨皮50g。加水1000mL,慢火煎至500mL即可,留置瓶内,少量频饮代茶。黄连阿胶汤加减(桑叶、黄连、生地黄、女贞子、枸杞子、玉竹、制首乌、阿胶、天花粉、知母、地骨皮等)。1型糖尿病患者,症见烦渴、多饮、多尿、善食而瘦者,为肺胃燥热,下焦不固。患者水饮直趋而下,饮一溲一,乃肾之气化失司。此为上热下寒,下虚上实,治宜清上实下。④合理用药运用黄连等苦燥之品注意用量适宜,疗程不宜过长,以免耗伤阴液。
f2、胃热炽盛【症状】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苔黄,脉滑实有力。【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药】①中成药:金芪降糖片,适用于气虚兼内热之消渴证,症见口渴喜饮,易饥多食,气短乏力等,现代用于轻、中性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消糖灵胶囊(消渴平胶囊),适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养阴降糖片,适用于轻、中型糖尿病。②汤药:玉女煎加减(生石膏、知母、黄连,栀子、玄参、生地黄、麦冬、川牛膝)。③单验方药:干马齿苋100g。水煎2汁,早、晚分服。每日1剂,停服其它药物。患者和初发病的患者,疗效显著。④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