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等要求。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机制,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质量的高职师资队伍,不仅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具体要求。
一、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学历结构不合理目前高职院校中高学历、专业化的教师数量偏少。据调查,江苏省高职学校中具有硕土学位的专业教师比例只有8.1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1.27%。而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要求,到2095年,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基本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调查显示,全国除了上海、北京以外,其他省份的高职教师学历结构均不合理。这说明我国的高职教师在学历结构上距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二“理论型”教师多,“双师型”教师少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5月对辽宁、四川、陕西、湖南、江苏5省3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现状的抽样调查显示,高职高专教师来源仍以普通高校毕业生为主,从企业调入的数量不多见下表。另据调查,我国高职院校中“双师型”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27%。高职教师中按传统教学模式,从书本到书本的“理论型”教师占多数,而“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偏少。三教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目前,虽然多数高职院校都建立了教师聘任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但由于制度本身的滞后、死板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诸如“干好干坏一个样”、“人才单位所有制”、“论资排辈”、“抢奖金、抢职称”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四缺乏完整、科学的培养和培训体系由于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培训重视不够,造成当前高职高专骨干敦师和学科带头人年龄老化,信息社会化的素质和能力缺乏,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和建议一科学、合理地提高或调整高职教师学历、知识和能力结构1.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高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是反映高职师资队伍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高职院校要尽可能地通过外聘、进修、内培等途径和措施,大力提高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特别是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在努力提高用人标准时,也不能盲目地追求高学历,聘用一些重理论、轻实践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