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沧云民族中学
教学设计
2011年11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五课时)
主备教师:董有丽
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在介绍二氧化碳时,首先让学生利用课题2中讨论确定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探究它的性质,同时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介绍了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它对维持整个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国联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危及全球,然而,二氧化碳却又有广泛的用途。关于一氧化碳的教学,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归纳它的可燃性、毒性和还原性。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困难、障碍)是(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归纳)(指出问题),产生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的原因是(学生缺乏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分析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就要(多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解决方法),其中关键是(做演示实验)(方法的关键)。四、支持条件分析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及蜡烛等实验器材五、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导入:讲述意大利死狗洞的故事二氧化碳(一)物理性质活动探究:倾倒二氧化碳现象:底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也不支持燃烧。活动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现象:塑料瓶变扁了分析:CO2溶于水后,瓶内的气压减小,大气压把瓶子压扁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1977gL为空气的15倍(3)溶解性:易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4)干冰的升华:气体的C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在常温常压下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致冷剂。解释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
1
f沧云民族中学
教学设计
2011年11月

讲解:如果利用飞机从高空中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水蒸气迅速冷凝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这就是人工降雨的奥秘。(二)化学性质(1)、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与水反应活动探究:编号1234石蕊石蕊水石蕊试液操作石蕊CO2稀醋酸CO2加热紫→红现象紫→红紫不变色红→紫
分析
结论:(1)石蕊是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